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bet36365注册送奖金 > 工作动态
青海省已有3处国家认定牦牛资源
时间:2018-01-03 文章来源:西海都市报 文章作者: 【 字体:  】 打印本页

    近日,由青海省农牧厅申请,青海省畜牧总站负责申报的“环湖牦牛”“雪多牦牛”两处牦牛畜禽遗传资源,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正式成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并列入名录。至此,青海省通过野牦牛、家牦牛改良培育出的国家认定的牦牛遗传资源达到3处,分别是“大通牦牛”“环湖牦牛”和“雪多牦牛”。

  数据显示:全世界现有牦牛近1400万头,中国就有1300万头,是世界上拥有牦牛数量和品种类群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0%以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拥有牦牛590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34%,居世界之最。

  20世纪80年代之前,青海省家牦牛品种退化严重,适应性、抗病力差,死亡率也高,最明显的是皮毛杂色率居高不下。经过分析是由于长时间粗放管理、近亲繁殖,以及缺乏系统选育等诸多因素造成,导致牦牛品种退化趋势加剧。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通牦牛”的培育才翻开崭新的一页。

  自1983年起,大通种牛场和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及青海省畜牧总站全面开展了牦牛新品种培育工作,并连续列为农业部重点项目。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2004年利用野牦牛为父本培育的产肉性能、繁殖性能、抗逆性能高于家牦牛的遗传性能稳定的牦牛新品种诞生了,它是以我国独特遗传资源为基础,依靠自己独创技术培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牦牛新品种,新品种的成功培育填补了世界牦牛育种史上的空白。该品种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品种,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牦牛育种史上的空白。

  “环湖牦牛”“雪多牦牛”是青海省牧区经过长期繁衍与自然封闭形成的牦牛遗传资源,体型外貌及经济性状一致性高,遗传性能力稳定,两个品种成为国家级遗传资源,对青海省牦牛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青海野牦牛人工繁育技术世界领先——对话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副研究员马志杰